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仪器有很多种,每一种都有它独 特的功能和特点,而逻辑分析仪主要就是用于时许判定的一种仪器。那么,下面就给大家仔细介绍一下逻辑分析仪怎么存储?它的发展状态是什么。
一、逻辑分析仪怎么存储
逻辑分析仪结构中,包含一个存储控制单元,其中存储器的大小就表示了逻辑分析仪的存储深 度。现代逻辑分析仪存储数据的带宽大多都非常巨大,例如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的LAB6052逻辑分析仪的存储带宽为500MSps×32bit即16Gbps,而无论是数据传输(USB2.0数据速率为480Mbps)还是数据分析(PC软件)过程,都无法实时完成,因此,逻辑分析仪只能将数据先暂存在存储器中,然后再交给分析器分析。
如果需要不间断的捕捉数据流,则要求逻辑分析仪有足够大的存储器以便记录整个事件。存储深 度与采样速度密切相关,您所需要的存储深 度取决于要测量的总时间跨度和所要求的时间分辨率,单次测量的时间越长、采样频率越高所需求的存储深 度就越大。
在传统模式下,存储深 度×采样分辨率=采样时间,这意味着在保证采样分辨率的前提下,大的存储深 度直接提高了单次采样时间,即能观察分析更多的波形数据;而在保证采样时间的条件下,则可以提高采样频率,观察到更真实的信号。
二、发展状态
自20世纪70 年代初研制成微处理器,出现4位和8位总线,传统示波器的双通道输入无法满足8位字节的观察。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的测试需要不同于时域和频域仪器。数域测试仪器应运而生。HP公司推出状态分析仪和Biomation公司推出定时分析仪(两者最初很不相同)之后不久,用户开始接受这种数域测试仪器作为最终解决数字电路测试的手段,不久状态分析仪与定时分析仪合并成逻辑分析仪。
20世纪80 年代后期,逻辑分析仪变得更加复杂,当然使用起来也就更加困难。例如,引入多电平树形触发,以应付条件语句如IF、THEN、ELSE等复杂事件。这类组合触发必然更加灵活,同时对大多数用户来说就不是那样容易掌握了。
逻辑分析仪的探头日益显得重要。需用夹子夹住穿孔式元件上的16根引脚和双列直插式元件上的只 有0.1″间隙的引脚时,就出现探头问题。逻辑分析仪提供几百个工作在200MHz频率上的通道信号连接就是个现实问题。适配器、夹子和辅 助爪钩等多种多样,但办法是设计一种廉价的测试夹具,逻辑分析仪直接连接到夹具上,形成可靠和紧凑的接触。
以上就是逻辑分析仪怎么存储和它的发展状态的介绍,有问题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