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应该都知道,示波器是一种电子测量的仪器,它主要是把信号转化成图像,在研究电现象的变化过程中给人们提供了便利,那么示波器的基本构成和基本原理是什么呢?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把.
一、示波器的基本构成
显示电路包括示波管及其控制电路两个部分.示波管是一种特殊的电子管,是示波器一个重要组成部分.示波管由电子枪、偏转系统和荧光屏3个部分组成.
(1)电子枪
电子枪用于产生并形成高速、聚束的电子流,去轰击荧光屏使之发光.它主要由灯丝F、阴极K、控制极G、第一阳极A1、第二阳极A2组成.除灯丝外,其余电极的结构都为金属圆筒,且它们的轴心都保持在同一轴线上.阴极被加热后,可沿轴向发射电子;控制极相对阴极来说是负电位,改变电位可以改变通过控制极小孔的电子数目,也就是控制荧光屏上光点的亮度.为了提高屏上光点亮度,又不降低对电子束偏转的灵敏度,现代示波管中,在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之间还加上一个后加速电极A3.
(2)偏转系统
示波管的偏转系统大都是静电偏转式,它由两对相互垂直的平行金属板组成,分别称为水平偏转板和垂直偏转板.分别控制电子束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.当电子在偏转板之间运动时,如果偏转板上没有加电压,偏转板之间无电场,离开第二阳极后进入偏转系统的电子将沿轴向运动,射向屏幕的中心.如果偏转板上有电压,偏转板之间则有电场,进入偏转系统的电子会在偏转电场的作用下射向荧光屏的指定位置.
(3)荧光屏
荧光屏位于示波管的终端,它的作用是将偏转后的电子束显示出来,以便观察.在示波器的荧光屏内壁涂有一层发光物质,因而,荧光屏上受到高速电子冲击的地点就显现出荧光.此时光点的亮度决定于电子束的数目、密度及其速度.改变控制极的电压时,电子束中电子的数目将随之改变,光点亮度也就改变.在使用示波器时,不宜让很亮的光点固定出现在示波管荧光屏一个位置上,否则该点荧光物质将因长期受电子冲击而烧坏,从而失去发光能力.

二、示波器的基本原理
1、波形显示
由示波管的原理可知,一个直流电压加到一对偏转板上时,将使光点在荧光屏上产生一个固定位移,该位移的大小与所加直流电压成正比.如果分别将两个直流电压同时加到垂直和水平两对偏转板上,则荧光屏上的光点位置就由两个方向的位移所共同决定.
2、双线示波
在电子实践技术过程中,常常需要同时观察两种(或两种以上)信号随时间变化的过程.并对这些不同信号进行电量的测试和比较.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人们在应用普通示波器原理的基础上,采用了以下两种同时显示多个波形的方法:一种是双线(或多线)示波法;另一种是双踪(或多踪)示波法.应用这两种方法制造出来的示波器分别称为双线(或多线)示波器和双踪(或多踪)示波器.
3、双踪示波
双踪(或多踪)示波是在单线示波器的基础上,增设一个专用电子开关,用它来实现两种(或多种)波形的分别显示.由于实现双踪(或多踪)示波比实现双线(或多线)示波来得简单,不需要使用结构复杂、价格昂贵的"双腔"或"多腔"示波管,所以双踪(或多踪)示波获得了普遍的应用.
以上就是示波器的基本构成和基本原理的介绍,有问题请随时联系我们.